全台買5000元免運(含港澳、星馬)

人物專訪|咪咪
JAMIE

她暈船又暈浪,卻仍擁抱大海、潛進深藍,甚至成為帶領他人探索海洋的教練。
她膽小又矛盾,在維護正義面前,卻總是願意挺身而出、堅定發聲,不知道什麼是害怕。
她勇敢又努力,口口聲聲說自己不行,卻一次次步入從未踏足的領域,並堅韌成長、勇往直前。

VIGHT 這次專訪的對象,是半島海人的官方 IG 小編、人魚教練、自潛教練、無蹼與單蹼教練;而日常生活中的她,是網路工作者、偶爾也是平面模特,但更多的時候,是不斷精進自我、以影像探索世界的攝影師。除了用鏡頭捕捉美好瞬間,也用心守護每個勇敢的靈魂。她用雙眼閱讀世界,也期望讓世界透過她的視角,看見更多深刻與溫柔。

這位不平凡的斜槓女孩叫做 Jamie,若要更親切一點,你也可以叫她咪咪。

一段傷心緣起,成了咪咪與海交會的起點

對於一位容易暈浪、還擁有過敏體質的人來說,潛水根本是一場違背天性的挑戰——但咪咪做到了,甚至還樂在其中。即便身體經常抗議,她仍選擇一次次走入海裡,用身體的極限,去交換與自然更深層的連結。

咪咪從小就喜歡動物,而這份情感,是來自父親的耳濡目染。

她的童年記憶,不是卡通也不是電視劇,而是《Discovery》的野地實錄;週末從來就不是待在家,而是與家人一起走進山林。她不愛爬山,父親卻懂得用「觀察自然」的方式引領孩子們,慢下來,看昆蟲飛行的軌跡、聽鳥鳴的方向、感受陽光灑落葉間的溫度;自小培養她學習游泳、建立水性,也是在父親的期望下,希望她未來若身處戶外,能擁有基本的自救能力。

以上種種經驗與緣故,讓她對大自然萌生好奇與熱愛,而想嘗試潛水的念頭也就這樣慢慢的滋長。但真正點燃她行動的,是某天在網路上看到的一篇貼文——一艘漁船捕來一尾巨大的魟魚,那龐大卻無力的生命,就這樣淪為人們爭相拍照炫耀的工具。她憤怒、心碎,忍不住留言為牠發聲。沒想到,引來了一位潛水教練的私訊。

「你是恆春人嗎?」他問她。
「不是。」她說。
「你是做海洋相關產業的嗎?」
「也不是,我什麼都不會。」

正是這句「什麼都不會」,讓對方深受感動,因為沒想到還有「一般民眾」願意為海洋發聲。那位教練——丁柏齡,如今是她的老闆——回了她一句話:「哪天來恆春,記得找我,我帶你去海裡看看。」從來自素未謀面陌生人的訊息開始,到第一次真正走進海裡,她與大海的故事,就此展開。也開啟了她從未預想過的人生。

說好一起下潛的那一刻、當水沒入你眼睛的時候,就會看到動物了。」

她從自潛開始,慢慢在自己的時區中認識自己的身體與心境,也認識了大海的深不可測。
水性很好的她沒想到第一次下開放性水域居然會暈浪!還因為不小心誤觸到無毒的珊瑚導致蜂窩性組織炎。面對種種挑戰,一般人可能會想要直接放棄,但堅韌的咪咪卻選擇嘗試水肺潛水,繼續探索自己的可能性。

「我就覺得:哇!好好玩喔!在那個空間裡,我可以很專心的保持呼吸,然後就這樣靜靜的看著珊瑚、看著魚從我面前游過!」

那是一種能安穩呼吸、專注觀察的方式。而正是這份來自水底的平靜,成了她不斷回到海裡的動力。原來那些看似不適的體質,不是阻礙,只是提醒她,必須用不同的方式,與海共存。

關於滑雪:從「半推半就」到樂在其中

「我這一輩子在追求的都是一個安逸跟穩定,但我在做的事情好像都不是。」

許多人接觸一項新興趣,往往可能是因為好奇、渴望,抑或是想挑戰自己,然而對咪咪來說,滑雪卻是一場美麗的「意外」。她笑著說,自己之所以踏上雪道,並非出於主動,而是因為兩位熱愛嘗試的老闆。他們總是走在最前面,先試過覺得不錯,再熱情地「推坑」給底下員工。這份邀約,讓咪咪在謹慎考量自身能力與經濟條件後,決定放手一搏,嘗試這項過去從未想過會涉足的運動。

首次出國的員工旅遊,老闆們直接帶大家前往北海道二世古,還是住在方便至極的「Ski in Ski out」飯店。面對如此情境,咪咪無奈又好笑地說:「那種地方,不滑雪要幹嘛?」這趟半強迫式的旅程,卻意外成為她滑雪的開端。面對 Ski 和 Snowboard 的選擇,咪咪坦言自己是個害怕速度感又有點「玻璃心」的人,深怕摔倒會讓她無法堅持下去。考量到 Ski 普遍被認為較容易上手,加上又是日本的全民運動,既然全民都可以,那她一定也可以!於是她最終選擇了 Ski,希望在短暫的旅程中,盡情享受滑行的暢快,也期待能從中找到共鳴,像大家一樣愛上這項運動。

就這樣持續嘗試了三季。由於過去兩季大多為體驗性質,進步幅度相當緩慢;一直到今年,她勇敢地接下了老闆給她的雪地攝影任務,才有機會在北海道待了整整兩個月。在天天前往雪場報到練功的情況下,她才有了大幅進步!咪咪笑著說,其實她非常佩服老闆的「大心臟」,因為在今年之前,她滑雪時仍處於相當害怕的狀態。回想起過去三季的努力,直到今年她才終於敢背著相機在雪地上「亂竄」。(↑由咪咪提供)

她曾在她的社群中分享道:「想學滑雪的人,如果害怕速度感而因此有挫折的話,我要告訴你,你真的沒有不適合。別人花三天能稍微掌握的技巧,我花了三季。」這段話不僅展現了她從未放棄的毅力,也溫暖地鼓勵了所有在學習路上感到挫折的人。從對自己滿是懷疑,到後來漸漸熱愛,咪咪甚至還能用她最熟悉的方式——按快門,去融入與理解那個曾經很陌生的雪白世界。老闆給她的不只是工作,更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。這份持續不斷的信心與肯定,鼓勵著咪咪勇於挑戰與嘗試,也讓她開始慢慢相信,自己真的做得到!

從被拍到掌鏡,是一段長達九年的攝影自學之路

說到咪咪這一生最摯愛、也無法放棄的事情,應該非「攝影」莫屬了!它不僅是工作,更是她與世界連結、表達自我的方式。

「對我來說,拍照就是用機器去完成我腦海裡的畫面,其實也跟畫畫差不多,只是我用的工具不同而已。」

咪咪對攝影的熱情,源於她對繪畫的喜愛。爸爸不支持她畫畫,卻喜歡拍照。於是她將畫筆換成了相機,透過鏡頭捕捉她想要的畫面,將腦海中的想像化為真實影像。以這樣的方式,獲得爸爸的認可和支持,也讓她能持續追求所愛。

確定自己對攝影深感興趣後,咪咪開始加入臉書的攝影社團,默默潛水、觀摩前輩們的作品。沒想到因緣際會下,她一次又一次地被邀請入鏡,於是就在十六歲那年,便陰錯陽差地站到了鏡頭前,成為了平面模特兒。然而,即使身為被拍攝者,咪咪從未忘記自己對攝影的熱情與初心。她總在拍攝過程中觀察前輩們如何構圖、如何引導,當光線灑落時,又是如何決定一張影像所想傳遞的語言與氛圍。這樣一邊拍照、一邊學習的過程,讓她逐漸培養出自己獨有的美感,也在心中勾勒出「影像」對她來說真正動人的模樣。

由於攝影器材對仍在就學階段的她來說是筆不小的開銷,咪咪一邊接案存錢,一邊以模特兒身份維持與攝影的連結。這樣的自學之路,一走就是九年。而這九年來,她在拍攝現場所累積的經驗,不僅成了養分,也悄悄滋養著她的美感與創作能量。豐富的經歷,讓她逐漸在平面模特圈嶄露頭角,也為她日後成為攝影工作者奠定了深厚的基礎。

後來,因為對一些攝影亂象感到氣憤,她心想:「這樣的人也能當攝影師?」讓同樣身為女孩子的她,希望能為鏡頭前的女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安全、更安心的拍攝環境。就這樣,在那個女攝影師還不多見的年代,咪咪萌生了成為攝影師的念頭。

一份來自貴人的禮物,開啟了她的攝影師人生

就在她思考轉型的可能性時,一位造型師成為了她攝影路上的「貴人」。

這位造型師曾無意間看到她用手機拍出的照片,便能感受到咪咪是個有想法、眼裡有畫面的人。剛好,這位造型師擁有一台原本是為了拍攝彩妝作品而購買,但由於不熟悉操作而閒置、封存的相機。得知咪咪遲遲未購入人生的第一台相機,便大方地將這台相機送給了她,並鼓勵她:「你就拿這台相機好好的去發揮吧,你一定可以做出點什麼!」

那一刻,咪咪的心裡像是被輕輕點了一盞燈。

這台相機對咪咪來說意義非凡,從街頭小巷到雪地山林,到現在為止也陪伴她走過了七年的拍攝旅程。即便有一次在雪地拍攝時意外進水損壞,她也毫不猶豫地選擇修復,而不是換新。或許在她心裡,那不只是一個器材,而是一個被相信的起點。
換個角色也從頭累積作品,一開始把自己定位在婚紗與婚禮紀錄攝影師的咪咪,因為市場太過飽和而一直無法被看見。而轉捩點,發生在那個世界被迫慢下來的時刻。

當疫情來臨,人們開始探索島嶼內部的風景,也重新拾起對健康與生活的重視。就在這樣的背景下,潛水活動悄悄熱絡起來。越來越多人們換上泳衣,親近海洋,也開始願意在鏡頭前,展現更真實的自己。

在咪咪的鏡頭下,女體不再只是會被有色眼光觀看的物件,而是多了份自在與信任。她捕捉的是陽光下、海水間,女孩子們最真實、最自然綻放的瞬間。她的視角不帶一絲情色,反而洋溢著陽光、健康與正向的氣息。那是一種獨特的、身為女性創作者才有的細膩與溫柔,也是她所珍視的美。

她的作品,透過學生與素人的分享,如漣漪般在網路上擴散開來。那獨特的風格與氛圍,觸動了許多人的心弦,也引發了共鳴。那些原本從未聽過她名字的人們,開始被她的作品吸引、主動找上她。於是,咪咪的名字,就這樣隨著一張張照片傳遞了出去。

「我是受疫情眷顧的孩子。」咪咪這麼說的時候,語氣是帶笑的,但那笑容背後,是多年來不放棄的堅持與等待,終於被聽見的溫柔回響。

「你是女生你很吃香,ㄋㄞ一下人家就會教你。」

然而,在那個還沒有太多女性攝影師的時代,每當咪咪拿起相機,就經常被半開玩笑地說:「你是女生很吃香啦,撒個嬌人家就會教你。」這句話她聽過無數次,每次都像是一記悶棍,也讓她不舒服得心想:「你明明認識我,我有跟你撒過嬌嗎?你怎麼會認為所有女生學東西都靠『撒嬌』?」她努力學習、自己花錢上課、請模特、請造型師,也不曾少付出一分努力。但那些標籤卻輕易地貼在她身上,像是她的才能和努力,都被一句「你是女生」給掩蓋。這些偏見曾讓她一度走心,但也讓她更清楚知道該與誰保持距離。她選擇靠實力站穩腳步,不再爭辯,只用作品說話。

而當她轉往人魚教練與水攝領域後,一切彷彿清澈了許多。憑藉著從小累積的優異水性、以及過往擔任模特兒的經驗,她可以同時是教練、是攝影師、是引導者。在水下的世界,她不再被性別定義與框架,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。在這裡,沒有誰覺得她的一切是靠撒嬌得來的,她用自己真實存在的價值,閃閃發光。

「我沒有再聽到那些聲音了。」咪咪笑著說。不是世界改變了,而是她早已走得夠遠,不再受那些聲音干擾。攝影這條路,她從沒想過要放棄——哪怕一路跌跌撞撞、哪怕又看見那些不公不義的事,她依然會挺身而出、倡議到底。因為她知道,自己拍下的,不只是影像,也是為那些弱勢、被忽略的靈魂,留下一道光。

只要能改變一個人,我就覺得我做對了一件事

想讓世界變得更好,光有理想還不夠,還需要策略。咪咪很早就察覺到自媒體將是未來的趨勢,於是她選擇從平面模特兒開始包裝、經營自己,讓更多人看見她、喜歡她,再慢慢說出那些她希望傳達給大眾的話。環保、關懷動物、女性處境——這些來自她成長的經驗,最終也成為她在社群媒體上想推動的價值。

她到目前為止都還不確定自己是否「有影響力」。但是當社群上,有陌生學生標記她說:「咪咪說冷氣要開二十六度,大家都只能夠吹二十六度。」又或者有人因為咪咪而開始自備餐盒、拿環保杯去逛夜市,從這些看似微小的回饋與行動,都讓她堅定地知道:她正在做對的事。

當被問到「推動環保,大家最簡單可以從哪裡開始做起?」咪咪想也不想地回答:「重複使用塑膠袋!用到它壞為止,不要再買新的環保袋,因為製造也是一個問題。」她的辦法簡單而務實,也讓人明白:改變,其實可以很簡單。她也始終相信,發聲的目的不是讓更多人看見「自己」,而是讓真正有意義的事情,能夠被傳達出去。

她分享這些,從來不是為了塑造形象,而是把她的在乎放到最大,也試圖讓更多人理解。她知道自己做的事,也許微不足道;也許不會被世界看見,但只要能讓一個人改變,就值得繼續。因為真正的影響力,不是說得多大聲,而是能否靜靜地堅持,把對的事情,做得長久、做得深遠,做成讓更多人嚮往與願意實踐的方向。

不要小看任何一句話、或行為,它都有可能會帶來改變

「我沒有侷限我自己想要怎麼發展,這個想法是我在加入半島海人之後而萌生的。」
「如果我不是在半島海人上班,我應該不會去做這些事情。」

從小喜歡畫畫,卻在父親的影響下,轉而拿起相機,用另一種方式延續對「紀錄」的熱愛;從模特開始,花了九年的時間摸索與自學,才能自信的站到鏡頭後,用影像傳遞她所認為的美,也在一次次的拍攝中,慢慢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視野與使命感。

在人生這條路上,咪咪遇見了三位貴人——啟蒙她攝影興趣的父親、讓她更靠近夢想的造型師、以及帶她認識海洋也開發她更多可能的老闆們。這些人,不只是她生命中的引路人,更像是一座座溫柔的燈塔,照亮她多重身份交織而成的航道,也讓我們看見一個越來越立體、越來越完整的咪咪。

「先遵循自己心裡面的想法,以自己舒服的感受跟方式為主,再去做任何的嘗試。」

每一個選擇,都源自她對自己的理解與冷靜判斷——不貿然冒險,也不怕跨出舒適圈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接下任務與挑戰,這或許就是咪咪能夠茂盛發展、穩健前行的原因。

她不急著定義自己,也從不急著被定義。一步步走過的路,都是她親自選擇的風景——無論是模特、攝影師、教練,還是創作者,她都以最真實的姿態,慢慢長成了那個自己也欣賞的模樣。未來還會有多少角色等待她去探索,或許無法預測,但可以確定的是:她會用自己的方式,繼續走,繼續拍,繼續相信。


IG Reels 訪談影片請看:
盡請期待

想更認識 Jamie 咪咪 ,歡迎追蹤:
Instagram|md_jamie0716
Facebook|女攝影師Jamie/婚紗包套、個人寫真、女體寫真

你也想探索水下的世界嗎?這邊請:
課程資訊|半島海人官網
Instagram|btsdiving
Facebook|半島海人 

攝影 / 屠子豪
採訪編輯 / VIGHT - Hanne
撰文時間 / 2025 年 6 月 23 日

發表評論

請注意,評論需經審核後才能發布

此網站已受到 hCaptcha 保護,且適用 hCaptcha 隱私政策以及服務條款

Latest Stories

此部分目前不包含任何內容。使用側邊欄將內容新增至此部分。